請輸入1個字或以上

藝術家: 新經緯系列2.1

請輸入1個字或以上

訂閱CHAT六廠電子通訊

妮歌.巴拉卡特

(澳洲藝術家)

藝術家妮歌.巴拉卡特現生活及工作於澳洲悉尼。她致力拆除藝術與生活之間的藩籬,重新審視繪畫與紡織、日常生活與社區參與之間的關係。她的作品體現出愛與忍耐,透過製造一種冥想,有意識地改變日常生活的狀態,提供新的方法去思考、感受和展望現實環境。

妮歌的實踐包括廣泛的社區協作,她認為在這種形式的實踐中,尊重、平等是促進交流經驗、知識和技能的主要原則。

妮歌最近的計劃「Shadow Places」(澳洲納蘭德拉的社區合作計劃),作為 Sydney Design Festival 的節目之一,在 Cad Factory and the Museum of Applied Arts and Sciences 中展出。她堅信想像力及藝術有潛力去改變社會。

艾華路.德奧康

(西班牙PET Lamp創辦人)

艾華路.德奧康2004年在巴塞隆拿開辦自己的工作室,設計了燈飾 LA FLACA lamp,藉此項目贏得法蘭克福 Design plus Award、巴塞隆拿DELTA Awards。2009年他將工作室搬到馬德里,開始在 Instituto Europeo di Design 擔任教職,並成為 DIMAD 的執行委員。

2011年他到美洲哥倫比亞的亞馬遜地區旅行後,創辦了 PET Lamp,精挑世界各地的傳統紡織技術,將PET塑膠瓶循環再用,製成手造燈罩。

近年德奧康多與不同公司合作生產其設計作品,並在 VitraHaus、Rossana Orlandi、BAUHAUS Dessau、London Design Museum、東京 21_21 DESIGN SIGHT 等地展出。2016年他再創立 ACdO,生產及發佈他策劃的設計品牌。

陳慧欣

(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業務拓展總監)

陳慧欣對紡織、製衣、採購及零售非常有經驗。在加入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之前,她是 Ralph Lauren 的銷售部經理,並曾於多間國際紡織及製衣公司負責全球採購、成本策劃、銷售及產品開發,包括 Burlington WorldWide Limited、Esquel Group、Gap International Sourcing (Holdings) Limited、Smart Shirts Limited。

陳慧欣持有香港理工大學紡織科技高級文憑、University of Leeds 服裝及紡織管理碩士學位。

Posts not found

帕絲卡.蓋茨恩

(藝術家、荷蘭ArtEZ 藝術學院時裝設計碩士課程主任)

帕絲卡.蓋茨恩是荷蘭藝術家及時裝設計師,生活和工作於紐約,同時也是荷蘭阿納姆 ArtEZ Hogeschool voor de Kunsten 時裝設計碩士課程的主任。她早前於該時裝學院畢業後,聯同 Viktor & Rolf 在內的五位畢業生,成立了時裝設計團隊 Le Cri Neerlandais,並成為第一個在巴黎參與時裝表演的荷蘭設計團體。蓋茨恩以衣服作為主要媒介,製作和推動大型的合作項目,把時尚作為人類合作的一種模式。她的藝術實踐和教學重點都側重於探討時尚的相關範疇,思考推動生產和交流的先進合作模式。她作為 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時裝系的副教授,開發並實施了一種強調同理心、創意十足的時尚課程。她也是紐約布魯克林和哈德遜河谷之紡織生產合作社「friends of light」的創始會員。

許寶強

(香港嶺南大學副教授)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兼任副教授、流動民主教室聯席創辦人。

他的研究興趣包括文化經濟學、教育與文化研究、社區經濟、發展研究、資本主義和市場史。著有《資本主義不是什麼》(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富裕中的貧乏—香港文化經濟評論》(香港:進一步出版社,2003年);合編「社會/文化譯叢」共六本(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學術論文散見《臺灣社會研究》、Cultural Studies Review、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等學報。

珍妮絲.謝菲斯

(英國倫敦金匠學院教授)

藝術家、作家及策展人。她是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視覺藝術系教授,同時與新晉研究人員合作,並發展實踐研究。

她曾受繪畫訓練(Sheffield School of Art、Maidstone College of Art、Camberwell College of Arts and Crafts),並跟隨 Magdalena Abakanowicz 學習紡織技術(波蘭 Poznan Academy of Fine Arts)。謝菲斯糅合視覺與物質文化元素,是當代紡織藝術界的先驅。她的作品屢獲邀參展及出版,她擅長的領域跨越藝術與科技之間,包括紡織、表演、聲音和出版。

她是《Textile: The Journal of Cloth and Culture》(Bloomsbury Academic, 2003)的創立編輯之一,也是 Bloomsbury Academic 出版的第一本《Handbook of Textile Culture》的聯席編輯(與 Diana Wood Conroy、Hazel Clarke 合編,Bloomsbury Academic, 2015);2016年她為《TEXTILE: Crafting Community》(2016年網上出版)撰寫專文。

謝菲斯是2013年中國杭州纖維藝術三年展的聯合策展人之一,並在2016年以展覽者身份參加。

希薇.古嘉

(德國設計師)

希薇.古嘉生於紡織世家,她在德國及荷蘭修讀紡織設計後,建立了一間跨領域的設計工作室,從事紡織品設計、紡織室內設計、展覽設計。
她曾經花了兩年時間去管理家族的汽車配件織布工廠。自2006年起她以自由工作者的身份,透過紡織手段去解決建築物對空間、聲音、景觀、陽光及光線的需求。她經常與建築師合作,亦為私人及商業客戶服務。

她出版了《Textile Architecture》(Jovis Verlag GmbH,2009年),基於此書,同名展覽在德國的國家紡織工業博物館舉辦(奧格斯堡,2013年),古嘉並出任展覽設計及策劃。

除此之外,她經常授課,以及撰寫有關紡織及建築的文章。

羅惠儀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策動永續發展坊副總監)

羅惠儀專門研究社區參與、可持續發展和環境管理。她是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首席講師、策動永續發展坊副總監。

她教授可持續發展、城市規劃及環境管理課程,並帶領一群研究員進行政策研究、顧問報告、社區活化的知識交流項目、政策的可持續性評估、社會影響評估及公眾參與的政策和基建項目,以及對環境保育的培訓項目。

自2005年起她擔任長春社理事,並獲EU、UNDP、UEPP 委任為越南環境改善、教育項目的規劃及監測專員。

里索.朗

(馬來西亞藝術家團體Pangrok Sulap)

藝術家里索•朗相信「一個人的兒童時代,決定其未來」。於沙巴出世的朗,在八位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三,現於馬來西亞拉瑙生活及工作。他關注文化與傳統、環境、政治,是知名的自學木刻版畫家。其作品以獨特的方式帶出社會議題。他亦積極參與義務工作及社會行動,與幾個當地非政府組織合作,用藝術為鄉民發聲及引起公眾關注。

朗是 Pangrok Sulap 的聯席創辦人,這個藝術團體包括藝術家、音樂家、社運人士,目的是以藝術的方式讓鄉民體驗自身享有的權利。

盧樂謙

(香港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社區參與及共學項目」策展人)

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社區及共學部」策展人,跨界別藝術家,現生活及工作於香港。
他先後畢業於 Middlesex University (BA in Illustration)(2004),Rmit University (BA in Fine Arts) (2008)及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2014)。數年前,他積極投入社區藝術工作,普及活化社區藝術。在加入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之前,盧樂謙出任灣仔藍屋「香港故事館」館長,引起大眾對地區文化保育的關注。他也創辦了「灣仔街坊酒坊」、「人民足球」及「青春工藝」。

盧樂謙希望透過社區藝術讓街坊重新審視公共空間的可發展用途及自主權利,從而達到構建社區凝聚力及歸屬感,通過不同平台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具創意。

瑪麗安.麥奎

(英國當代藝術中心 Bluecoat 總監)

瑪麗安•麥奎是利物浦 Bluecoat 中心的總監(2014-) ,她在這英國最古老的當代藝術中心策劃多個視覺藝術、文學、音樂、表演的跨界別項目。她現在是 Granby Four Streets Winter Garden 的藝術顧問,這個項目由藝術家 Nina Edge、Turner Prize 得獎團隊 Assemble ,聯同當地居民、園藝專家、建築師,將 Granby 社區改造成為一個獨特的室內花園。

2007至2013年麥奎是英國布里斯托 Spike Island 的策展人,曾與 Elizabeth Price、Laure Prouvost、Can Altay、Sonia Boyce、Cevdet Erek、Uriel Orlow、Jesse Jones 等眾多藝術家合作。到倫敦大學金匠學院修讀策展藝術碩士 (2005-6)前,她曾在利物浦 FACT 工作(2001-5),與 Stephen Willats、Jeanne Van Heeswijk、Dias & Riedweg、Superflex/tenantspin 等藝術家一起,聯同社區,推動發展各種合作計畫。

Supported by British Council Connections Through Culture
由英國文化協會文化連線支持

奧拉.梅利斯

(荷蘭工作室 Inside Outside合夥人)

奧拉.梅利斯曾於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巴西聖保羅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接受建築訓練。2005年加入 Inside Outside,透過參與多個結合建築、室內設計、園景的項目,發展出跨界別的設計手法。其中包括深圳證券交易所、倫敦羅富齊銀行、卡塔爾教育城總部的花園、多哈國家圖書館花園、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室內設計,以及夥伴OMA建築公司競逐香港西九文化區發展方案的選拔,梅利斯並駐港工作一年。

自2016年9月起,她成為佩特拉.布萊瑟的合伙人,負責柏林的建築項目,以及荷蘭鐵路局新一代火車的藝術美化工程。

阮如輝

(越南當代藝術項目空間 Zero Station 創辦人)

視覺藝術家、獨立策展人、藝評人及詩人。他的藝術作品介入不同的時空層面,關注過去與現在的關係,曾於日本、法國、美國等多地展出。他曾撰寫、翻譯及出版越南的當代藝術、文化及藝術理論,亦在許多國際會議上擔任客席講者。

阮如輝是越南胡志明市 ZeroStation 的創辦人兼藝術總監。ZeroStation 是一個展出本地和國際藝術項目、國際藝術家駐場的藝術空間。目的是希望創造更多對話、思考的機會,讓本地及國際藝術家合作處理社會與文化上的議題,使得越南當代藝術能讓更多人了解。

西尾美也

(日本藝術家)

西尾美也現生活及工作於日本奈良。2011年在東京藝術大學獲得藝術博士學位後,經日本文化廳贊助到肯雅奈羅比居住了兩年。他現在是奈良縣立大學的初級副教授。他的作品致力探討時裝與傳意的關係,其藝術計劃亦會與世界各地的居民及學生合作。

參與的聯展包括「Socially Engaged Art」(2017);「Aichi Triennale」(2016);「In Progress」(2015);「Invisible Energy」(2015);「You reach out – right now – for something: Questing the Concept of Fashion」(2014);
「Biennale Benin」(2012);「Echigo – Tsumari Art Triennial」(2009);「Media_City Seoul」(2006)。

蘇珀琪

(台灣鳳甲美術館館長)

蘇珀琪在台北工作及生活。她以優等成績獲得 University of Essex 藝術史碩士學位。在2003 至2006年間,她在台北當代藝術館擔任助理策展人,其後加入北京798藝術特區的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現在她是鳳甲美術館館長,亦是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的執行董事。2009年當代藝術基金會資助她到歐洲進行策展研究;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亦資助她到獨立策展人國際聯盟工作,以促進亞洲藝術家及策展人與國際之間的對話和交流。

高橋瑞木

高橋瑞木

高橋瑞木現任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的執行董事及首席策展人。她持有東京早稻田大學和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藝術史碩士學位。

1999至2003年間她是東京森美術館的初創策展成員,後來在水戶藝術館的現代美術中心擔任高級策展人,策劃了多項跨領域展覽,展示不同藝術形式,包括漫畫、電影、時裝、表演及視覺藝術。

高橋是2015至2016年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的研究員,亦在亞洲和歐洲各地寫作及授課。

張晶晶

(香港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聯席總監)

張晶晶現任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的聯席總監。加入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聯席總監前,她以優異成績完成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藝術史碩士課程,投身藝術行業前,她是 Greenpark Capital 的亞洲區負責人,她曾是美銀美林集團亞太私募股權投資團隊的聯席主管,管理泛亞洲投資組合。

張晶晶熱衷支持藝術和年青專業人員進修。她於母校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學院創立了 Chin Chin、Garrison Qian 獎學基金,為來自亞洲,特別是研習藝術、教育和文化之非政府組織的研究生,提供年度財政支持。同時,她亦擁有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埃洛.范德維

(荷蘭紡織博物館館長)

荷蘭紡織博物館館長埃洛.范德維曾在荷蘭萊頓、阿姆斯特丹、格羅寧根、茲沃勒接受教育。他在萊頓 Reinwardt Academy 完成博物館學學士課程;在阿姆斯特丹獲得藝術史及考古學碩士學位。在2000年成為 Utrecht Centraal Museum 的館藏及研究部總監。近年曾為荷蘭紡織博物館、荷蘭紡織實驗室的總監,現任 Mommers Heritage Foundation 總監,轄下除了荷蘭紡織博物館、荷蘭紡織實驗室,還有 The Regional Archives、The Local History Museum、 Vincent drawing school。荷蘭紡織博物館的研究中心,並開辦國際紡織培訓計劃,讓各地有才能的學生去研究、學習、開發紡織品原型或創新作品。荷蘭紡織博物館的研究、學習及展覽,強調跨界別如設計、藝術、時裝與建築之間的交流。

返回上一頁

X

藝術週特別開放時間

2024年3月26日至3月30日CHAT六廠及CHAT六廠小店特別開放時間如下:

10:30am-7:30pm

31日或之後將回後正常開放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