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1個字或以上

李勺言:「花樣百出」特別展示之名字寓意

請輸入1個字或以上

訂閱CHAT六廠電子通訊

李勺言:「花樣百出」特別展示之名字寓意

24.02.2023

黃曉恩

 
圖案──象徵著具備擁有權、地位、美學觀感、文化的意義,更是我們用來點綴紡織品、陶器及建築表面等的裝飾。我們的日常生活充滿著各式各樣的圖案,從規則的幾何形狀、華麗的花卉圖案、對比鮮明的奪目色塊以至抽象的圖形,無處不在。在陳廷驊基金會展廳舉辦的主題展櫃「花樣百出:往來香港地緣之圖案」,帶我們穿透圖案的裝飾表層,探索圖案的內裡玄機。

「花樣百出」呈現香港4種鮮被提及的圖案,並講述每個圖案作為設計產物,以至於世界流通的足跡。本文是特別展示策展人李勺言於2022年11月的訪談內容。

可以說說展櫃標題的由來嗎?

「花樣百出:往來香港地緣之圖案」的英文名稱是「Patternways: Visualising Hong Kong in Transition」。Patternways」是一個重新編造的複合詞,我想給展櫃一個富有感染力的又容易理解的標題,亦希望為這個展覽帶出一個方向:沒有事物是靜止的,而這正是圖案「Pattern」的特色,圖案亦富有流通性的。展覽的另一個元素則是追溯圖案設計的歷史脈絡,而「Ways」就有路徑、移動和軌跡之意。

傳統「萬字紋」及「雲紋」布片

最後,「Patternways」亦呼應了紡織術語「Colourways」,意思是同一款設計可以擁有的不同配色組合。「Patternways」這個新造名詞意味著多元和變化,而「圖案」就是如此,會有各種不同的美學觀感、重複模式和應用方法。同樣地,這個展覽亦選取了4種各有不同的圖案。簡單而言,「Patternways」這名字簡潔有力,帶有方向性,亦意味著多元化特性。

對我來說,「圖案」可以當成一種閱讀和察看香港的方式。這就是展櫃副標題「Visualising」(視覺化)的含意:當我們試圖將圖案定義時,就會發現圖案比想像中更為複雜──圖案只是一個不斷重複的樣式嗎?假若如此,那它是怎樣重複的?在紡織品或紙上如何發揮其作用?

香港大丸百貨公司包裝紙(仿製品)

中文名字「花樣百出」同樣希望為觀眾提供一個悅耳及鮮明的形象,「百出」為各種「花樣」般璀璨的圖案提供一種方向感,旨在將目光投放於香港與國際間的文化交流。

閱讀圖案可以有很多種方法,而這個展櫃卻設定了一個特定視角,就是透過香港本身,以及透過香港面對變化的適應力來看,揭示香港如何把握時代的變遷、善於適應的能力。

有關連卡佛及大丸百貨品牌設計的展櫃

那麼「圖案」到底是什麼?

從形式說起,圖案是重複元素的圖像,可以是鏡像式,如倒影般的重複,或是更複雜的,例如半降式重複(圖像呈水平式重複,但垂直向下重複一半,就像鋪砌磚路)。圖案可以有不同的重複方式,而大多數人對圖案的認知就只是方格花紋或波卡圓點等。

中國染廠集團印製的數碼印花圖案

然後,「Pattern」亦有一個更為抽象的意思,中文可以解釋為「方式」、「範例」、「規律」,這意味著事物的行為模式:如何發生、如何展開,有預測軌跡的意味。我在籌備展覽的研究過程期間,發現香港自有一種設計行為模式──香港很擅長適應市場或經濟環境,即使在艱難時期亦會創造出有趣的設計。

這種思考策展的模式有如繪製地圖「mapping」一樣,有趣之處是會把事物按順序、結構和形式排列。而這亦剛巧又可以回到圖案如何在香港相關的不同地理位置之間移動。

是的,我覺得圖案能為想法賦予型態。透過這個展櫃,如果我們要重新聚焦這些常被忽視的東西,就能從中看到關於流通、移動,以至其他更為無形之物。我認為圖案正能夠帶出這一點,將故事視覺化。

那麼,你為何會選擇圖案作為展櫃的焦點?

對我來說,圖案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視覺語言。由於我來自紡織設計研究背景,受過正統的設計的訓練後,意識到製作一個「成功」的圖案是何其困難:所謂平衡的圖案,從遠處看時不會有任何位置顯得突兀或重複得不自然,要和諧協調。正是這種訓練和實踐,令我對圖案培養出興趣和欣賞。

藝術學校教我要把設計與美術互相融合,要從美術角度當代論述看圖案:「繪一幅畫」和「設計一個圖案」之間有著甚麼樣的意味和利弊?圖案經常被視為只用作點綴、不被重視,而繪畫或單一圖像則有著「權威性」。與圖案相比,普遍一向認為照片或繪畫的內容更為可信。

同樣地,紡織品工藝,或是與紡織品密切相關的圖案,亦很容易被忽視。一直以來都有論述認為紡織品是一門手藝、是女性的工作、未受到充分賞識。圖案很易被人遺忘,但當你尊重或留意圖案,一如對待一幅畫或照片時,圖案就會為你帶來得著,甚或為你察看世界時候帶來顛覆性的新視野。

不同種類的絲綢製品

不過,我又覺得其實圖案「被忽略」也有其好處,就是圖案相對畫作,或顯靈活和誠實。大家對待圖案,不會如對待單一圖像或畫作般審視和討論其是否政治正確、是否令人信服、是否正當。正因圖案容易「被忽略」,它往往更能暴露用家的真實品味。

不同的文化亦經常互相借鑒彼此的圖案。圖案無須經過甚麼審查,即可輕鬆跨越不同地方與文化,而在跨越的當刻而言,圖案在本質上是非常誠實的。圖案是一種與環境非常相關的視覺語言,有一種即時和誠實性。相反,繪畫或照片的包袱相對較重,沒法如圖案般在短時間內產生變化。

Rachel Wood 設計, 加納Akosomb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生產的「共享路線」蠟染布

其中一個例子就是我們展櫃所示的蠟染。有人稱之為非洲蠟染,亦於不同地域有著不同的名字如「Ankara」、「kitenge」等。它們皆有種典型的圖案和美學,適應性強、能夠跨文化。這種蠟染與非洲各地息息相關,但其起源卻又其實是一個全球現象,即使在非洲社區和僑民所穿的設計中,仍可找到一些借自其他文化的元素。

蠟染過程

在今次「花樣百出」的研究過程中,亦看到有一間蠟印設計工作室,裡面有個圖書館,設計師可以從書中借鑑,那都是日本江戶時代、中國唐朝圖案、印尼蠟染等書。這些設計師會在他們的英國工作室借用這些圖案,拼湊成蠟染印花,再在非洲加納等地出售或製作──各種文化的參與又回到我們之前談及關於流通的概念。

近幾十年來圍繞蠟染的身份政治及其起源的討論,令這個主題的意涵變得更有趣、濃厚和豐富。我為今次展櫃所選的4個案例中,蠟染可能是最值得變成一個完整、獨立的展覽的。「花樣百出」展覽,在各界人士和公司的慷慨協助下,能藉此為蠟染相關的討論添上一筆,就是香港的介入和東亞的參與。

 

繼續留意「花樣百出:往來香港地緣之圖案」有關的文章。展櫃現於CHAT六廠陳廷驊基金會展廳展出,展期至2023年底。

 

分享

shortlink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