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1個字或以上

藝術家:雲、權力與紋飾﹣中亞織行(K-Z)

請輸入1個字或以上

訂閱CHAT六廠電子通訊

阿瑟爾・卡迪哈諾娃

阿瑟爾‧卡迪哈諾娃是一名藝術家和研究員,擁有里茲大學的博士學位,以及紐卡素大學的藝術學碩士​​學位。她的藝術式研究視藝術為回憶的載體,聚焦於後蘇聯時期的回憶和創傷。

卡迪哈諾娃的作品形式橫跨繪畫、裝置和流動影像。身為後蘇聯世代的藝術家,她主力探討創傷的「傳承」,在追尋各種創傷的跡象和痕跡的同時,對抗著一些反覆出現於後殖民和後極權主義社會的論述。她曾在世界各地展出作品,其研究成果發表於刊物、藝術家座談及研討會。

藝術家曾合編《Stalinism in Kazakhstan: History, Memory, and Representation(史太林主義:歷史、記憶與再現)》(2021年),近期推出的手繪動畫「All the Dreams We Dream(所有我們夢的夢)」在第15屆卡塞爾文獻展(2022)及卡爾弗特​​雜誌電影節(Calvert Journal Film Festival)(2021)上映。此外,她於2018年獲得美國加州藝術學院CEC Artslink獎學金,曾參與多個藝術家駐留項目和展覽,包括倫敦Wapping Hydraulic Power Station「Post-Nomadic Mind」(2018)、巴庫雅拉特當代藝術空間「Suns and Neons above Kazakhstan」(2017)和莫斯科格拉吉當代藝術博物館「Internal Memory: Not enough Space?」(2017)。

圖片提供:阿瑟爾・卡迪哈諾娃

迪利亞拉・凱波娃

迪利亞拉‧凱波娃1967年生於烏茲別克塔什干,1990年畢業於Pavel Benkov共和藝術學院的裝飾藝術系。1998至2012年期間,她於烏茲別克國立音樂劇院Mukimi擔任舞臺設計師,其後在2012至2015年,擔任烏茲別克國立藝術及文化研究所的教育劇場藝術總監和操偶師。凱波娃在平面藝術的領域亦相當活躍,近年她將創意實踐延伸至紡織的領域,特別關注傳統烏茲別克圖案,及其與當代圖案的結合。

凱波娃的作品被眾多藝術機構收藏,包括格魯吉亞國立絲網博物館、烏茲別克National Gallery、漢堡民族學博物館、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多倫多安大略皇家博物館、羅德島設計學院美術館、康奈爾大學強森藝術博物館、喬治華盛頓大學紡織博物館及俄羅斯瑪爾紮尼基金會。

圖片提供:迪利亞拉・凱波娃

古爾努爾・穆卡扎諾娃

古爾努爾・穆卡扎諾娃目前在柏林生活和工作。她於2006年畢業於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的哈薩克國立藝術學院,2013年取得德國柏林白湖藝術學院的紡織與平面設計碩士學位。

穆卡扎諾娃的創作是兩個不同文化的對峙,也是兩者之間的對話。她的作品與其中亞背景有著深厚的連繫,時常運用富有美學內涵、亦具象徵和歷史意義的傳統物料。居於德國期間,穆卡扎諾娃經常受到女性主義、全球化和民族學等議題的衝擊,遂透過創作審視這些議題。

藝術家曾舉辦的個展包括倫敦Mimosa House「Öliara: The Dark Moon」及阿拉木圖​​Aspan畫廊​​「The Space of Silence」​​。她亦是由烏茲別克藝術家索達特‧伊斯梅洛娃創立的​​Davra藝術小組的一員,最近以小組成員的身份參與第15屆卡塞爾文獻展(2022)的開幕演出。

圖片提供:古爾努爾・穆卡扎諾娃

庫巴拉・哈德米

庫巴拉・哈德米是一名來自阿富汗、現時駐居巴黎的跨媒體藝術家和女性主義者,多以創作探索自己作為難民和女性的人生。她於阿富汗喀布爾大學修讀藝術系,其後就讀巴基斯坦拉合爾的坦培肯豪斯國立大學。哈德米在拉合爾期間開始作出公開表演,後來返回喀布爾也依然繼續採用這藝術語言,積極回應以男性和父權為中心的社會。她於2015年表演作品「Armor」後被逼逃離家鄉,自此於巴黎生活和工作。哈德米的作品於世界各地展出;2016年,她獲法國政府文化部頒授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她亦曾參與為期6個月的紐約駐留計劃,其後受邀為第76屆亞維儂藝術節繪製海報。

圖片提供:庫巴拉・哈德米

賈絲古爾・瑪達茲莫娃

賈絲古爾‧瑪達茲莫娃是位出生於吉爾吉斯的藝術家,現居比什凱克。她對公共藝術與社會實踐甚感興趣,透過創作探討女性、移民和邊界,其作品以社會參與活動的形式呈現,連結藝術家、社群與空間。瑪達茲莫娃曾在美國中亞大學修讀全球及比較政治,也曾於吉爾吉斯比什凱克ArtEast 當代藝術學校修讀當代藝術實踐。

圖片提供:賈絲古爾・瑪達茲莫娃

卡康婭

卡康婭是一位藝術家,在1996年出生於阿斯塔納,現居阿拉木圖。她曾修讀語文學和詮釋社會學,現使用紡織和聲音作為她的藝術語言,進行一系列有關去殖民化的創作。

卡康婭的母系家族多年來是製毯、編織、車衣的傳統工匠,她因此找到延續這些工藝的意義,期望哈薩克女工匠的聲音可以被更多人聽見。聲音在她作品中是一個跨代媒介,在傳統音樂的節奏帶領下,她將傳統重塑成另一個折射當下的面貌。

圖片提供:卡康婭

古爾娜拉・卡斯馬利耶娃與穆拉特・朱馬利耶夫

古爾娜拉‧卡斯馬利耶娃與穆拉特‧朱馬利耶夫是駐居吉爾吉斯比斯凱克的藝術二人組,於1980年末分別畢業於莫斯科和聖彼德堡的藝術學院。他們曾參與多個國際性展覽和雙年展,包括愛知縣三年展(2016)、沙迦雙年展(2007)、新加坡雙年展(2006)及威尼斯雙年展(2005),也曾在台北立方計畫空間​​(2013)、米蘭Laura Bulian畫廊(2010)、紐約溫克爾曼畫廊(2006-2009)及芝加哥藝術博物館(2007)​​舉辦個展。

卡斯馬利耶娃與朱馬利耶夫是比什凱克公共藝術節「Art Prospect」(2017-2018)和比什凱克國際當代藝術展(2005-2008)的策展人。他們也是Arteast當代藝術學校(2009-2012)和藝術中心ArtEast(2002)的創立人,前者旨在推廣社會參與,卓越的教學使他們受邀參加光州雙年展(2012);兩位藝術家曾獲得荷蘭克勞斯親王獎(2010),也曾獲提名第4屆威爾斯國際藝術獎Artes Mundi(2010)。

圖片提供:古爾娜拉・卡斯馬利耶娃與穆拉特・朱馬利耶夫

娜茲利雅・納基莫娃

娜茲利雅・納基莫娃1982年生於韃靼斯坦共和國喀山,自2004年起在德國生活,曾先後就讀喀山國立文化藝術大學和明斯特造型藝術學院。她主要以紡織作為藝術語言探討記憶與身份,近期曾與Davra藝術小組參與第15屆卡塞爾文獻展。

圖片提供:娜茲利雅・納基莫娃

NoolOdin

NoolOdin的加密藝術由艾拉特和扎法爾那利巴耶夫兩人共同創作而成,他們生於烏茲別克,現居歐盟國家。藝術於他們而言可以呈現敏感題材,而較不具侵略性,因此二人常在作品中以逗趣的角色表達想法。他們通過編碼將訊息帶進互動性的環境之中,在作品中鼓勵批判性思考,同時讓觀者自由詮釋內容。

圖片提供:NoolOdin

萊娜‧波茲德尼亞科娃(CA研究組)

萊娜‧波茲德尼亞科娃是來自哈薩克阿拉木圖的藝術家,現於柏林、洛杉磯兩地之間生活。她正在柏林自由大學修讀藝術系博士,是洛杉磯南加州建築學院設計理論及教育學的畢業生、雪菲爾大學建築學士及安哈爾特應用技術大學建築碩士。

波茲德尼亞科娃曾在上海優德達城市設計諮詢有限公司和3GATTI建築事務所工作,後來決心往藝術創作領域發展,與Eldar Tagi組成藝術二人組2vvo,從此開展了跨領域的藝術研究。自2014年以來,她的作品展出於洛杉磯Municipal畫廊、林茲電子藝術節​​、Bauhausfest、波蘭無聲音樂節及柏林CTM音樂藝術節展。2014年,她取得Robert Oxman獎;2016年,二人組2vvo獲頒CEC ArtsLink獨立項目獎。

圖片提供:萊娜・波茲德尼亞科娃

安娜・普洛妮雅(CA研究組)

安娜‧普洛妮雅是一名關注蘇聯、尤其中亞的跨領域研究員、策展人及文化史學者,目前往返於塔什幹和維也納生活與工作。她擁有莫斯科國立大學文化研究的學士和碩士學位,正於維也納中歐大學修讀歷史哲學博士課程,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建築、表演藝術、(後)殖民主義、國家建設進程及中亞文化政策。普洛妮雅曾為不同項目擔任編輯和策展人,syg.ma平台上有關中央歐亞歷史和當代文化的開放研究資料庫是其中之一。她亦是「連繫藝術世界:美國藝術與東歐,從冷戰到現在」的研究團隊成員,此研究獲蓋蒂基金會和Terra基金會支持。

圖片提供:安娜・普洛妮雅

艾希莎・沙迪諾娃

艾希莎‧沙迪諾娃是一名生於烏茲別克的哈薩克藝術家,在2011年畢業於中央聖馬汀藝術設計學院。她的作品大多圍繞人生、回憶、女性(womanhood)和移民的幽默與荒誕。透過作品,她探索她的根源,以及梳理自己作為移民、女性、妻子、藝術家以至生而為人的千思萬緒。對她而言,這樣做既是與過去和現在的互動,也是對未來的窺探,其中的挑戰在於如何不受歷史所限,捕捉可見的「當下」。她如此說:「沒有什麼是會過時的,我在試圖發掘過去的美,因為它終將導向新的生命。」

艾希莎是少數參與過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2013)的年輕藝術家之一,曾參與多個群展,包括曼徹斯特HOME畫廊(2017)、芬蘭埃斯波現代藝術博物館(2016)、倫敦Art15藝術博覽會(2015)、蘇富比(2014)和莫斯科雙年展(2014),她的作品在俄羅斯、法國、瑞士、芬蘭、德國、盧森堡、哈薩克斯坦、阿根廷、英國各地廣泛展出。

圖片提供:艾希莎・沙迪諾娃

耶列娜・弗若巴耶娃

耶列娜・弗若巴耶娃是一位哈薩克概念藝術家,自1990年起常與維克托‧沃羅比約夫以藝術二人組的形式活動。二人綜合不同媒介和技巧的作品層次豐富、時常帶有諷刺意味,主要探討後蘇聯時期持續不斷的變化、方向的迷失和它們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他們長期記錄日常生活中稍縱即逝、平凡無奇的瞬間,並跟據類型將照片分成不同系列。照片裡各種物件、顏色、習慣上的細節看似無關重要,但都是創造權力符號的基礎,富含批判意味。

弗若巴耶娃曾在慕尼克​​Milchstrassen畫廊(2000)、奧地利Open House Oberwart​​(1999)和阿拉木圖Soros Centers for Contemporary Art(1996)舉辦個人展覽。她與沃羅比約夫的合作作品也在多個群展中展出,包括莫斯科現代藝術博物館「Human Condition Session V: Teleology of the Human. Biography, Destiny, Hope, Faith. Biography: a Model Kit 」(2019)、普拉托路易吉‧佩奇當代藝術中心​​「The Missing Planet 」(2019)、韓國水原市立美術館「Focus Kazakhstan – Eurasian Utopia: Post Scriptum」(2018)和瑞典隆德藝術博物館「Phantom Stories: Leitmotifs of Post-Soviet Asia」(2018)等。

圖片提供:耶列娜・弗若巴耶娃

楊陽(CA研究組)

楊陽是一位藝評人和獨立策展人,熱衷了解藝術家如何思考、活動及理解外界。她於2008年成立非牟利藝術團體「聲音掏腰包​​」,目前是其藝術總監。她亦是聆聽雙年展的聯合策展人(2021)。

楊陽近期出版的刊物包括三藩市亞洲藝術博物館「After Hope」的展覽專文《What Good is This?》、為新加坡Dance Nucleus撰寫的《caring is a quality: on being touched by Alecia Neo’s Care Index》、香港大館弗朗西斯·埃利斯「水限__ 陸界: 邊境與遊戲」的展覽隨筆、臺北市立美術館《現代美術學報》中對藝術家謝素梅的評論及《Yishu》雜誌中對香港藝術家鄧國騫的評論。

她目前於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通識教育的課程。​​她是亞洲文化協會2013至2014年的獎助金​​得主,及挪威斯塔萬格當代藝術2019年​​的駐留作家。她也是國際公共藝術研究網絡學會、香港獨立藝術評論團體Art Appraisal Club和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會的會員​​。

圖片提供:楊陽

古扎麗・扎克爾

古扎麗・扎克爾是一名維吾爾族藝術家,現生活和工作於哈薩克斯坦。她曾於哈薩克國立師範大學修讀實驗藝術碩士,其後於新疆藝術學院修讀中國畫。她透過繪畫和陶瓷探討身份與回憶,曾參與烏魯木齊、吉爾吉斯坦、哈薩克斯坦和美國的展覽。

圖片提供:古扎麗・扎克爾

瑪迪娜・祖迪比可娃

瑪迪娜・祖迪比可娃是一位出生於卡薩哈斯坦的多媒體藝術家及插畫師,創作綜合插畫、紡織、雕塑、錄像、裝置等手法,探討女性的身體自主、性、母性的多元面向、吉爾吉斯新婚女性、去殖民化和專制政權等主題。祖迪比可娃曾與英國媒體開放民主、人權組織前線衛士、歐安組織及中亞青年網合作,她的作品曾展於第15屆卡塞爾文獻展、斯拉夫與韃靼Pickle Bar、謝里尼當代文化中心以及車庫當代藝術博物館。

圖片提供:瑪迪娜・祖迪比可娃

X

特別安排

CHAT六廠將於4月20日 (星期六) 關閉作私人活動,並於4月21日再次開放,不便之處,敬請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