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1個字或以上

Artists: 集腋成裘:「種學織文」與社區連結

請輸入1個字或以上

訂閱CHAT六廠電子通訊

破格空間

Breakthrough Art Studio的聯合創辦人,黎潤詩和陳郁從2015年起至今專注編織藝術創作,二人走訪東南亞多地,深入研究各地紡織文化、工藝,追朔傳統編織智慧。除疏理由古至今的編織方法和文化歷史,亦研究各地織具結構及製作,當中包括最古老的腰織機、織帶機、卡片編織、天然素材編織、各類型框織和織布機。

他們的研究成果透過多種方式、活動傳遞到大眾,除開發織具系列,亦逐步建立完整、有系統的課程,讓大眾能由淺入深地了解不同的編織工藝和文化背景的連結。為推廣本地編織文化,二人經常進入社區,設計和實踐不同類型的公眾活動,包括公眾藝術、展覽、展演、公眾體驗活動等等,同時回應文化保育、環境保育、社區關懷等社會議題。

圖片提供:破格空間

鄭淑宜

鄭淑宜是一位香港軟雕塑家,其作品利用布料和刺繡的方法呈現身邊的物件如鈔票、老鼠標本、電影宣傳燈箱和圓形有關的東西。近年製作與社區有關的軟雕塑並短期在公共空間展示,如「鹽田梓藝術節」(2021,鹽田梓)、「香港賽馬會『港文化。港創意』離島區」(2019,大澳)及「#藝術旅人展覽系列一:異國符號」(2017)。鄭淑宜分別於2000年及2007年取得香港中文大學藝術學士及碩士學位。

圖片提供:鄭淑宜

流行與斑馬

流行與斑馬是以香港為基地的綜合設計工作室,其名字結合兩種截然不同的元素:克魯帕童年居於坦桑尼亞;阿布舍克熱愛流行文化。他們以觀察和研究為基礎,其創作具概念性並強調視覺敘事和趣味性。他們熱愛自己動手製作,不斷在美術指導、印刷與產品設計、虛擬與數碼領域之間遊走。在幻想過著豐盛的日子中,他們持續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想法打破隔膜,創造一個充滿真誠對話和充滿想像的世界。

圖片提供:流行與斑馬

馬穎汶

馬穎汶生於香港,2019年修畢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文學士學位,2018年間在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交流。馬穎汶以編織為主要媒介,擅長以作品建構空間和創造體驗,讓觀眾參與其中,探索作品在與人的互動中所產生的變化和流動。透過收集、拆解、再重塑,她的作品試著梳理人與物、人與人的關係,並將彼此連繫。近年她亦投入行為藝術創作,透過身體與物料即時交流,於行為展述的同時,傳遞她的藝術精神。

圖片提供:馬穎汶

郝立仁

郝立仁出生及居於香港,他視自己為跨學科創作的藝術家,於香港的城市與鄉郊之間生活。郝氏於2011年獲取由香港藝術學院及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頒授的藝術文學士,並於2018年畢業於美國康乃狄克州哈特福德大學的跨學科藝術碩士。他的藝術創作探討個體、自然與社會的關係。透過多樣的媒介與創作手法,他的作品旨在引起觀眾及參與者對世界的固有認知進行反思,從而引發更廣闊的角度去理解事物。他的藝術實踐包括紙本到裝置作品、地域特定項目到社會參與藝術、環境與生態藝術等。郝氏的作品及藝術計劃曾於香港、中國内地、馬其頓、冰島及美國等多地的畫廊、社區及戶外空間展出與實行。

圖片提供:郝立仁

伊麗莎

伊麗莎的版畫、繪畫和裝置由承載著意義的材料開始——被颱風摧毀的樹木或軍服製成的紙張、以骨頭和鉛提取的顏料,並經常融入建築元素。她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獲得繪畫學士學位,曾獲香格里拉中國探險學會、檳城馬來西亞理科大學和巴塞羅那格拉巴特的獎助或駐留資格。伊麗莎自2006年起在香港旅居及工作,她現於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開設工作室EBriel Studio。

圖片提供:伊麗莎

X